青企发展面临的风险、机遇与出路
在自豪于我市企业整体发展态势看好的同时,百强企业中也有部分企业发展态势不尽理想,财富创造效果差强人意,致使百强企业总资产规模增长近11%的情况下,收入总额仅增长了近5%,净利润则下降4%左右。这其中既有企业经营层面的问题,也有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的原因。
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整体下行恶化了我市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相比较国内其他地区而言,青岛市经济具有更为浓厚的“外向型经济”特征,许多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国际市场供需态势以及进出口规模的影响。因此,在全球经济整体下行的背景下,我市企业必然暴露在国际市场需求不足、竞争惨烈、发达国家竞争对手通过转型迅速强大所带来的销售萎缩、丧失竞争优势等外部环境风险之下,进而影响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成效。同时,“三期叠加”综合影响下国内经济整体下行恶化我市企业生态环境,经济下行导致的内需不足问题致使企业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此外,我市的企业还存在着区域金融危机、创新能力不足、艰苦创业精神不足、资源不足、人才不足等风险。
尽管我市企业未来发展面临如前所述的诸多风险,将对我市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但我们同时也面临着很多其他地市无法企及、能让我市企业峰回路转、再创新高的难得机遇。
《2015青岛企业100强发展报告》中提出了青岛企业面临的机遇。比如,西海岸国家级新区成为青岛市又一经济助推器;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为青岛提升地方财富管理水平、培养高端金融人才和资本集聚提供契机;“一路一带”战略对青岛市地方经济繁荣具有拉动效应;国企改革的全面推开为青岛市国有企业再放光彩提供契机;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落户青岛助推我市企业发展;“国家‘智慧城市’”建设为青岛市企业借力“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转型升级提供等契机。
在未来的4~5年时间里,我市应抓住机遇,充分整合各种资源,以智慧城市建设资源整合和国有企业全面改革为推动力,以国家级新区建设为契机,以国家“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战略为拉动力,以财富管理金融中心建设和产学研共赢机制为保障的“基于机遇和资源整合的自强化经济系统”,以此促进我市经济在新的起点上获得更大发展。(青岛财经日报/青岛财经网记者郭清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