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张旭明接受青岛新闻网记者专访
青岛新闻网4月16日讯(记者 朱颖 谢小真 于泓 孙志文)眼下,高精尖技术人才匮乏成了制约很多企业发展的通病。4月16日,青岛市人大代表张旭明接受青岛新闻网记者专访时讲道,政府应提高技术工人待遇水平,完善技术工人工资增长机制,加强技术工匠的培育,这样才能出现更多的“大国工匠”。
“长期以来,在一些人的观念中,人才仅限知识分子、专家学者,看重博士、硕士,轻视技术工人,认为技术工人没有发展前途。多年来,一部分技术工人实际收入增长缓慢,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张旭明接受青岛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健全企业技术工人工资标准,切实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已成为当前全社会必须予以关注的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应为技术工人职级立法,从法律角度给技术工人一个定位。“我们现在讲依法治国,在法治社会中,技术工人涨工资是需要一个法律依据的。比如说公务员涨工资,为什么能涨、怎么涨,是由《公务员法》规定的。法律规定了公务员的工资构成要素,相应的职务、职级分别对应着一定的待遇和权利。”张旭明认为,如果国家对技术工人也规定出相应的职级,这就使得技术工人晋级晋职有依据,提高待遇有标准,从而有效统一规范企业在用工问题上的行为,提升技术工人的法律地位。
同时,政府要完善技术工人工资增长机制。在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效益提高、社会财富增加的同时,普通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有一个合理增长额度,这方面已经有了相应规定。除此之外,技术工人还应有一项与其所创造价值协调增长的增值收入。比如说,由于技术工人的发明或创造,企业生产经营效益获得提高,那么技术工人就应该按照规定和程序,获得企业生产增值的那部分收益。这也是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基本要求,也是按劳分配原则的真实体现。
另外,政府需健全技术工匠的培育机制,要营造一个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技术的氛围。要针对当前劳动力资源总体供过于求和中高级技术工人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特点,把职业技能培训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遵循开发就业岗位与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并重的原则,鼓励企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投入,鼓励技术工人参加各种形式的岗位技能培训,通过技能素质的提高,提升技术职工的社会地位。
张旭明还认为,政府有关部门要深入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资关系问题,制定相关的调控政策及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工资分配制度的改革。
如果您有意见建议,请扫码关注青岛新闻网微信qdxww0532,发送“小真帮我问+意见建议”给我们,小真将第一时间把您的声音带给代表委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