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俱乐部老总主帅 冬训备战之余不忘参政议政

评论 0

    

    青岛新闻网体育频道讯:在日前结束的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十二届青岛市南区委员会三次会议上,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王国栋、主教练宿茂臻当选政协委员,他们在球队备战、引援工作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不忘参政议政,积极参会并提出《让体育真正回归校园》等议案。

    王国栋同志简介

    王国栋,男,汉族,1971年1月4日生人,岛城著名足球运动员,现任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总经理。

    青岛海牛队重新组建仅仅八个月,便以不败战绩从中乙冲入中甲,并夺得中乙联赛冠军。“军功章上有我的一半,也有你的一半”----这固然是海牛将士上下用命,奋力拼搏的结果,也与球队背后以“大胡子”总经理王国栋为首的俱乐部管理团队的鼎力支持密不可分。

    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总经理王国栋,留着与众不同的大胡子,就像他与众不同的足球人生。

    1986年,王国栋进入青岛市体工队足球队,开始了其足球生涯。1988年入选中国少年队,同年随队获得亚洲青少年锦标赛第三名。1991年从青岛体工队转业到山东外贸机械,1992年代表省外贸队夺得全国乙级联赛冠军,这是王国栋代表青岛拿下的第一个中乙冠军。二十多年后的2013年,由他领衔的青岛海牛足球俱乐部再次代表青岛拿下中乙联赛冠军。

    1994年,王国栋代表青岛海牛队获得全国足球甲B联赛冠军,1995年代表深圳队获得甲B联赛冠军,1996年又代表青岛海牛队获得全国甲B联赛亚军。1998年,“不安分”的王国栋转会四川全兴队,并获得全国甲A联赛即如今的中超联赛第五名,1999年—2001年转会重庆力帆队,连续两年获得全国甲A联赛第四名。

    在王国栋的球员时代,他以彪悍的球风和特立独行的性格著称,并为岛城球迷长久以来津津乐道。

    2002年—2006年,选择退役的王国栋进入青岛海利丰队带训青年队,为青岛足球的青少年训练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多年来,由王国栋等人培养出的球员在全国开枝散叶,其中不乏于大宝等知名球员。2009年,王国栋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青岛海士林橡胶有限公司,直到2013年重回“海牛”。

    青岛海牛队之所以能重组八个月就成功冲甲,和二次转会引进李凯、王选宏、马兴煜、于贵君和李民辉等实力干将有很大关系,而“挖来”五位中超水准球员的最大功臣非俱乐部“大胡子”总经理王国栋莫属,对此这位老海牛很是谦虚,“俱乐部总经理对我来说是个陌生的岗位,职责就是为球队做好保障和服务,赛季初和二次转会引进的球员都是按照教练组的需求进行操作的,在队伍管理和后勤保障方面我也做了一些工作,通过摸索和学习我也算完成了从球员、教练到俱乐部总经理的角色转换,我给自己这八个月的工作打个及格分吧。”

    2013年初,海牛俱乐部主席戚务生和总顾问李永存向董事长于仲润推荐了王国栋,认为这位老海牛完全有能力出任俱乐部总经理。王国栋坦言自己有着浓厚的海牛情节,“2002年我退役后做过教练,也开了公司当过老板,出任海牛俱乐部总经理是基于一个老海牛人的责任。”

    王国栋认为总经理是俱乐部和球员之间的粘合剂,“我要在俱乐部利益和球员需求之间找到最好的结合点,让球员得到满意的合同,让俱乐部找到满意的球员。”基于这样的理念,王国栋在赛季初就为海牛挖来了高水平球员,从中超阿尔滨俱乐部引来了于子千、薛亚男、姜文骏、韩家宝和迟金玉,他们的到来使海牛队实力大增,这五名球员也是上半赛季海牛队半个主力阵容。这期间,辗转过数家中乙球队的韩家宝心有余悸,“因为有些俱乐部和球员签的工作合同中有不平等条款,当他看了海牛的球员合同后非常满意,因为没有出场时间限制,基本工资有保障,因为训练或比赛受伤薪水和奖金照发,对赛场上作出突出贡献的球员还将按一定比例发放奖金。”

    上半赛程海牛队6胜1平位居北区第一,这也促使俱乐部将三到五年冲甲的目标改为当年冲甲,而引进高水平球员是重中之重。二次转会引进的李凯和马兴煜都是王国栋的学生,正是在王国栋的积极运作下,海牛队通过二次转会实力又上了一个台阶,为海牛队成功冲甲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老海牛的标志性人物之一,“大胡子”王国栋如今也成为重新出发的海牛俱乐部的标志性人物,他本身的经历就是青岛足球近三十年的缩影,在他身上体现了青岛足球的传承、奋进和超越----他们传承的是青岛足球的光荣和梦想,凝聚的是青岛足球的精神与力量,共享的是青岛足球的快乐与美好,超越的是青岛足球的曾经与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