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青岛体坛的那些人,那些事。即将作别2013年,这一年里,青岛体育赛场内外总有一些经典事件令人难以忘怀。有青岛籍水手郭川成为第一个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中国人的壮举,麦迪加盟青岛双星队征战CBA幸福、贝克汉姆到访足球城的喜悦。张继科、陈梦、马晋、康月在世界大赛中的表现依然惊艳。而在第十二届全运会赛场上,青岛选手于颂、邵宁、张永杰等人的良好发挥,帮助山东军团成功卫冕的同时,也创造了青岛体育健儿参赛以来的最好成绩,撑起了山东军团的半壁江山。而做为足球城的青岛,中能遗憾降级与海牛不败升甲,中甲即将上演青岛德比的窘境,使青岛体坛乃至全国都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让我们用倒叙的方式为你细数,2013年青岛体坛的那些人、那些事。重温那些让人喜悦的突破,和那些让人心醉的幸福与让人感伤的告别。
(悲喜两重天 青岛足球的升与降) 2013年的11月2日,这一天绝对会成为青岛足球史上值得铭记的一天。在这一天,组队不到一年的青岛海牛队在主场3:1击败对手,获得了2013年中乙联赛的冠军,同时顺利地升入明年的中甲联赛。而在同一天,经历了海牛、颐中、中能数个东家,从97年开始就始终活跃在顶级联赛的青岛中能队在客场0:1不敌北京国安,惨遭降级。青岛的两支球队将同时参加2014年的中甲联赛,但两支球队的感觉,却是截然不同的天差地别。先看海牛从去年年底的组队,到今年的冲甲,这支凭空组建起来的球队,他们的财力其实并不是非常的雄厚,之所有能成功,首先要归功于海牛俱乐部管理层的专业性。首先,海牛选择了戚务生为俱乐部主席、王国栋为俱乐部总经理、宿茂臻为球队主教练。这三驾马车的构建颇具代表性,戚务生作为足坛名宿,在中国足球圈内有着深厚的人脉,有他压阵,无论是知名度还是处理各方面的关系,都有了一个基本的保证。王国栋在接手海牛之前,在自己的足校经营多年,对于青少年球员的培养有着独到的心得。而本赛季海牛队引进的球员不少都是王国栋以前带过的学生,冲着恩师的面子来到海牛,师徒合力,同心同德。至于主教练宿茂臻,踢球时名声显赫,曾经是国家队正印前锋,也是许多青少年球员昔日的偶像。退役后留学英国,考取了职业教练证书、学习了先进的训练管理经验,回国后又担任国少队主帅一职。有这些履历摆在这儿,再加上总经理的大力支持,宿茂臻带队手下将士无不拜服,全队形成统一向上的合力,球队也发挥出了最大的战斗力。与海牛的成功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能的窘境。联赛中期,当时排名还算不错的青岛中能提出了冲击亚冠的口号。没有人想到,事情会急转直下,郑龙离开,张外龙下课,中能也最终沦落到了保级区。“中能提出亚冠的口号不切实际,这并不是说中能没有实力冲击亚冠名额,如果阵容稳定,球队管理稳定,这还是有可能的,但问题的关键是中能即便获得亚冠资格,也无法应对两线作战,中能提出这个口号确实有赌气的成分。”青岛方面的人士分析道。中能之所以提出这个口号,源于三个方面原因,一是球队开局不错,二是中能想在迎接第10个年头的时候拿出一些让外界兴奋的成绩,三则是青岛海牛成立施加的压力。但中能很快无缘亚冠资格,这对中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此时从俱乐部董事长乔伟光,到俱乐部的很多中高层,都提出了建立中能模式,那就是抛弃一些不切实际的口号,专注于中小俱乐部的建设和发展。只是,由于球队情况越加糟糕,中能开始四处救火,中能模式也被暂时搁置一旁。实际上,中能的生存之路的确让中能无比纠结:从2005年到2010年,政府不支持,球迷不看好,中能在夹缝中生存,2010年后,政府开始扶持足球,但更多的足球大鳄诞生,如恒大、富力、贵州,以及加大投入的鲁能等,此时的中能连自己的球星都保不住了,中能又陷入了另一个夹缝中。2013赛季,青岛海牛强势崛起,并在一年的时间中就完成了冲甲的任务,这对中能无疑是另一种刺激。最终,中能降级了。如果中能能够坚持,能够寻找到错误重新站起来,降级也未必是一件坏事。在经历了狂喜和悲痛之后,我们仍需要理智的来看待两支球队的未来。海牛作为一支新军,能否在中甲取得好成绩,还要看他们后期的持续投入以及俱乐部的管理、经营能否一如既往的职业化。而对于中能队来说,降级也许并不是坏事。通过这次降级,中能俱乐部应该已经明白,中超联赛早已经不是几年前的状况了,想要完全的小本经营是无法立足的。未来的中超也会有小俱乐部的生存空间,但那必须是有着职业化管理操作的、有着良好造血能力的小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