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暨青岛市第九届社会科学普及周网谈实录

评论 0

    留言板 市民精神与城市精神是什么关系?

    刘文俭 我认为,市民精神是城市精神的基础、载体和内在表现;城市精神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城市精神从整体上决定着市民精神的质量、水平和发展方向。对一个城市来说,市民精神集中表现了市民在一定的客观自然环境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建构自己生活的独特方式,反映了一座城市的独特性格和文化特征。城市精神的实质是“城市人”的精神。城市是属于城市市民的,渗透于城市生活方方面面的城市精神,正是城市居民活力、智慧和人生观的集中显现。城市精神作为一种群体意识,融合了市民群体的共同目标、信念和优良传统;反过来,它又能使每个市民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这些信念和价值观。需要注意的是,市民精神还会受到生活水平、社会环境、社会事件等的影响,更偏重于个体的意识,因此在提炼城市精神时,应从城市“大文化”的角度来体现城市与城市相区别的、特殊的整体性文化风格和精神风貌。

    留言板 .当前为什么培育城市精神

    刘文俭 进入新世纪,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城市均致力于自己城市精神的凝练、培育和塑造。比如北京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上海的“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广州的“务实、求真、宽容、开放、创新”,杭州的“精致、和谐、大气 开放”等。城市精神都很好地树立了城市形象。继承青岛传统人文特色,弘扬时代创业精神,塑造青岛城市精神,是建设文化青岛、打造文化强市的一项关键性、先导性、全局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实际行动。在当前这样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开放时期,青岛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离不开城市精神的推动和支撑凝聚青岛人心;面临以及建设蓝色经济核心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大发展机遇和艰巨任务,更需要城市精神的引导、支撑和鼓舞;建设宜居青岛、打造幸福城市,需要发挥城市精神的导向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教育作用,规范广大干部群众的行为,鼓舞和激励人们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创新创业的精神状态,使全市上下形成共同的信念、愿景和强有力的团队精神,为青岛发展提供持久、强大的动力和活力。

    Sunshine 精神是清泉,文化则是源头。因此,树立文化建设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完善文化艺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产业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为广大市民创造良好的文化城市环境,使市民时时刻刻处于文化的熏陶之中,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市民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品位,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引领市民高尚的精神价值追求。

    刘志亭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是城市文明素养和道德理想的综合反映,是城市市民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城市精神综合凝聚了一座城市的历史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积淀、理想信念、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社会风气、价值观念以及市民素质等诸多因素。所以说城市精神的培育依赖于文化建设。

    留言板 青岛为什么要建设海洋文化名城?

    刘文俭 青岛的产业特色在于海洋经济;城市特色在与滨海城市;文化特色在于海洋文化。这些都是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基础和优势所在,我们要实现“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就需要先进的海洋文化来引领城市发展,构筑蓝色文明、生态之都、宜居青岛、幸福之城。

    留言板 这东西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吗

    杜宝虎 我认为城市的精神,是人的精神;城市的风貌,是人的风貌;城市的品格,是人的品格。城市精神是城市的一面旗帜,对内能够凝聚人心,对外可以树立形象,具有双重导向作用。城市精神一定要能够引导市民团结奋进、引领城市不断发展,同时要能够引导外界全面准确地了解城市、加深对城市的印象,从而提高城市的对内凝聚力和对外影响力。老百姓是城市的主人。因此,重塑城市精神应当反映城市百姓的生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才能得到百姓的认可和响应。

    留言板 怎样让城市精神被广大市民接受和认可?

    刘志亭 我认为体现青岛的城市精神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所谓大处着眼,就是从一定的高度来凝练、发扬、传承青岛的文化内核和全市人民的美德,突出城市的整体性和美誉度;所谓小处着手就是从一点一滴的小事着手,充分弘扬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热情好客、助人为乐的精神,争取以小托大、积沙成塔。例如“微尘”、“红飘带”精神,就是由小到大,成为青岛城市精神的重要部分。深刻体现青岛的特色,切实起到增强凝聚力的作用,才能为广大市民接受和认可。

    留言板 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与城市精神的关系是什么?

    刘文俭 优美的城市环境反映城市的规划建设与管理水平,也反映城市居民的基本素质。应该说,城市环境与城市精神是表与里的关系,城市环境是城市精神的外在体现,两者有内在的联系。

    留言板 请问刘文剑教授,青岛的城市精神用包容创新,和谐诚信八个字如何?

    刘文俭 谢谢你的建议。我感觉你说的“包容创新、和谐诚信”较好地反映了青岛这座城市的特点和青岛市民的特质。挺你!

    wangxiakai 赵教授您好,你刚才提到海洋文化建设与青岛的城市精神问题,当前青岛也有好多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有些也是缺乏保护力度,那么如何更好地发展海洋文化建设,或者说有哪些措施来更好地保护好青岛现有的物质文化遗产?

    赵成国 青岛地区有700多公里长的海岸线,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海洋自然资源和海洋文化资源。青岛市提出了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战略发展目标,为青岛海洋文化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发展海洋文化建设首先要挖掘和整理自身的海洋文化资源,大力加强海洋文化研究工作;其次要加大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投入,在涉海电影、电视、演艺、动漫、文化旅游、文学艺术、工艺等方面生产出更多更优质的产品,打造青岛海洋文化品牌。政府加大投入和强化认识,对保护文化遗产意义重大,加强宣传,提高全社会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完善保护文化遗产的法制和制度建设。

    留言板 是政府部门的事,还是研究部门的事,还是老百姓的事

    刘志亭 毋庸置疑,打造青岛的城市精神必须全体青岛市民(居民)参加,政府领导和专家教授也都是青岛市民,只是可能所起的作用不同,有不同的分工,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达到每个人都有归属感的目标。

    老大爷 请问专家,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是什么关系?

    刘志亭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城市文化的内核,是城市文化的有益升华。

    留言板 青岛城市精神与老百姓有啥关系?

    刘文俭 城市精神应该反映青岛老百姓的性格特征与情怀,老百姓应该是城市精神的重要主体和实践者。如果来百姓都来参与青岛城市精神的提炼和践行,人们的精神状态就很发生很大的变化,也就会促进自己的宽阔胸快和良好习惯的养成,能够正确对待自己、热爱自己的家园和城市。老百姓之间的关系及对待外地游客和新市民的态度等就会想着良性的方向发展,大家的工作和生活、心情就会更加美好。

    留言板 不惩治贪污腐败,谈这些有什么用呢

    杜宝虎 公平正义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应当说我们这个社会在进步,公平正义也在进步。你认为现在最缺公平正义,反映了我们对公平正义的期望在提高,现实不适应公民的期望。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国家、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但更需要每个社会成员共同努力。道德滑坡这个说法我不敢苟同,可以说我们的社会主流仍然是健康的,社会道德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应该说是个别人道德沦丧,不能以点代面。就能我们青岛来说,有骗子、有流氓,但也有“微尘”、“红飘带”。打造城市精神有助于营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提升市民的思想道德水平。

    百事限量版 青岛的城市精神需要怎样的法制环境?

    刘文俭 我个人理解,城市精神需要公平公正的法治理念,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发展环境和政策制度做保障。就后者来讲,要想充分发挥和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城市精神的塑造,一个必须遵守的原则是,将所执行的法律规章与城市所推崇的价值观念协调起来。如果两者相互抵触,甚至背道而驰,任何城市精神和发展理念都是难以建立的。只有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将个人和微观组织的价值观与城市的整体价值导向有机地融为一体,相得益彰地发挥效应,才能使个体树立积极的工作价值观,感受成功的乐趣,体会出人格的被尊重,也才能表现出敬业敬职的精神状态,城市才真正被市民所热爱。因此,政策制度是城市精神塑造的重要保障。首先必须建立起才能激发机制。城市管理者应将调动人民群众的工作积极性当成日常经营和管理行为,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在城市形成一种尊重创新、尊重人才的文化氛围,使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到事业的成就感。其次,调整人才政策,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形成科学完善的用人机制;第三,完善促进就业机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市民的社会安全感;第四,对城市精神的忠实实践者予以大力表彰和激励,对违背城市精神、有损城市形象的行为和现象进行抨击和惩罚,由此建立起城市精神培育塑造的激励约束机制。

    留言板 请问专家,青岛作为一个移民城市,有那?些外来文化?其主流文化是什么?

    刘志亭 青岛是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是青岛文化的一大特点。作为一个移民城市,移民的来源地的文化和青岛作为商工之地的西方文化共同构成了青岛的文化,由于青岛移民的主体主要是来自山东临近各县的移民,因此青岛文化的主流是山东文化或称齐鲁文化,外国在青岛的文化渗透和进入,影响青岛文化具有鲜明的西方色彩。

    留言板 老百姓真的关心吗

    赵成国 非常好建议和问题!城市精神是全体市民普遍认同的群体价值观,所以市民广泛参与城市精神的提炼是非常必要的。网络和报纸是百姓参与这一活动最好的媒体平台。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市民了解这一活动,特别是使市民对这一活动的意义有深刻的理解,这样才会吸引更多的市民参与,最终的提炼也才会被多数市民接受和认可。

    留言板 现在整个社会给人的感觉是懒懒散散,靠提几个城市精神能解决问题吗?

    杜宝虎 说整个社会懒懒散散我不同意,有很多人工作生活压力很大,勤勤恳恳,但确实存在懒散现象。讨论城市精神的目的就是要振奋精神、凝聚力量,对于减少和消除懒散现象无疑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指望城市精神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

    留言板 城市精神是逐渐形成的过程,不是提口号提出来的,不是领导拍脑袋拍出来的

    刘志亭 城市精神是逐渐形成的,而不是谁规定的。另一方面,城市精神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不断发展与创新的,需要总结与凝练,需要深入人心。显然和领导换届没有直接关系,我市已有10年没有深入讨论这个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