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乳母碘营养处于相对低水平 影响智力发育

   

    明天是第二十一届全国碘缺乏病日,宣传主题是 “科学补碘,保护智力正常发育”。碘是影响智力发育的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人体缺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发生碘缺乏病,乃至残疾。我市虽地处沿海,但历史资料及我市水碘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属外环境缺碘地区(水碘含量中位数为7.35μg/L)。因此,多年来我市一直执行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政策。2012年3月15日,我市执行了新的盐碘含量标准(25mg/kg±30%)。我市自食用新标准碘盐以来,居民碘摄入量仍处于适宜范围。

    【现状】 碘营养处于适宜值

    青岛市疾控中心每年严密监测我市居民的碘盐食用情况及居民的碘营养状况。据2013年我市碘缺乏病监测数据显示,居民户碘盐覆盖率97.48%,合格碘盐食用率96.76%,8-10岁儿童尿碘含量中位数209.3μg/L (微克每升),孕妇尿碘含量中位数185.6μg/L,哺乳期妇女尿碘含量中位数159.2μg/L,成人尿碘含量中位数147.7μg/L。监测数据表明,我市自食用新标准碘盐以来,食盐加碘政策执行情况良好,居民碘摄入量适宜(适宜 值 100 -200μg/L)。但是乳母和成人碘营养处于适宜值的相对低的水平。

    让群众吃上质量合格、水平适宜的碘盐,对保障改善民生,实现持续消除碘缺乏病至关重要。因此,今后一段时间,我市将继续加强对碘缺乏病的监测工作,掌握居民碘营养的动态变化,为适时调整盐碘含量提供科学依据。

    【摄入】 84.2%来自于加碘食盐

    不同人群碘的推荐摄入量是多少?市疾控中心专家对此表示,0-3岁为每人每日50微克;4-10岁为每人每日90微克;11-13岁为每人每日120微克;14岁以上为每人每日1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为每人每日250微克。

    沿海地区人们食用海产品较多,为什么也要食用碘盐?专家表示,2009年,卫生部在福建、上海、浙江、辽宁等4省(市)开展的沿海地区居民膳食碘摄入量调查结果显示,海带、紫菜、海鱼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区居民中的食用频率和食用量都很低,居民膳食碘摄入来源于这类食物所占的比例相应很低。沿海地区在未考虑烹调损失的情况下,膳食中的碘84.2%来自于加碘食盐,来自于各类食物的碘仅占13.1% (其中海带、紫菜和海鱼共占2.1%),来自于饮用水的碘占2.7%。如果食用不加碘食盐,97%以上的居民碘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风险很大。因此,沿海地区的居民也需要普及加碘食盐,以保证居民的碘摄入,进一步降低碘缺乏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