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养珠人财富从而何来

评论 0

  “这个养珍珠的池塘很重要,池子要深1.5M以上,PH7-8,偏碱性才可以;每年我们最忙是5-11月,这段时间是珍珠的主要生长期,9-11月为最快的生长期。但像现在,气温低于10°,珍珠就冬眠了。”谈到珍珠养殖,老傅胸有成竹,侃侃而谈。

老傅新收了几个鱼塘准备改建成养蚌的池塘。

老傅会从常德等地收购蚌。保持0到20°的温度运回。图为老傅巡视自家鱼塘。

打造完毕的池塘。

  光有池塘、有蚌就够了吗?那可不成,还得有鸭子。珍珠要生长,得有营养和饲料。而鸭子就提供了这种宝贵的饲料:鸭粪。

  工人们定期投放饲料。蚌对水的要求很高,它每天吃的就是水中的微小生物和其他有机物质。所以池塘里会投放进去鸭粪及各种鱼类,不仅为蚌的生长提供有力条件,也保证了水中食物链的平衡。

工人们往池塘中投放饲料——鸭粪,据说这么一条小船的承载量是1000斤。

  这种三角帆蚌里一般含珍珠25-30粒,色彩不一。这是生长了2年左右的蚌内的珍珠。

  据老傅介绍,他们会定期抽查蚌的情况,打开一个看看,水质、肥料、空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珍珠的生长情况。若是准备交易,则会从10万个蚌中,抽取200-300个打打样,看看市场行情如何。行情不景气的时候,10元/个,但是2000年的时候,一个蚌卖到了50元一个。

老傅向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宝贝”:一些奇形怪状的珍珠。

  养珍珠养了那么多年,老傅也不局限在养殖这一块了。每年会将自己的部分珍珠卖给企业,做深加工,制成项链或者饰品。通过一道道环节的精心打造,一粒粒珍珠的身价就上去了。

  几个工人在挑选珍珠。老傅说珍珠无法用机器来进行筛选,只能用人工,用肉眼。

工人在一粒粒的挑选珍珠。

  天然的淡水珍珠会有些凹凸,为了制成商品,工作人员会将珍珠进行打磨,让它变得更为圆滑。

  打磨完的珍珠,还会“洗洗澡”。普通的珍珠经过这番浸润,慢慢透出灵气,闪闪惹人爱。

  每款珍珠项链都有编码,AAAA1的是最好的,其中的数字比如11则表示其直径。一般淡水珍珠直径为1-16mm,17mm属于非常稀有的。

老傅带我们来到一家珠宝店,店内卖的珍珠,有些就是从他那里收购而来的。

珠宝店里可以现场加工珍珠。

精美的珍珠饰品。

  在店里,我们遇到了老板娘(右侧)。她介绍一般珍珠分淡水和海水,以及有核和无核。淡水珍珠大多数为无核的,不过现在开始也有人养殖像海水珍珠一样的有核淡水珍珠,即一个蚌里就一颗硕大的珍珠。

  在珠宝店还遇到了一位从上海赶来采购的女老板。一高兴之下,她现场试戴。一串珍珠项链如何能和衣服搭配,也是一门学问。

  珍珠按照形状分级,分为精圆、正圆、近圆、短圆、米珠(长横)五种。一般市面上最多能看到正圆级别的,那也已经是圆的你根本觉察不出有何瑕疵。所谓精圆就是你找几百个蚌都不一定能找到的珍珠中的极品上等珍珠。若是其直径可达12mm,那都是奇货可居,视为天价。除了看形状,还要看大小、质量、圆度、表皮和光泽。

回去的路上经过了山下湖的剖蚌点。如果不是冬季,这里一定人山人海。

  工人们把蚌肉和珍珠一起放到机器里,过滤出珍珠。再将其洗净,运往山下湖的各个公司或者收购商。

  珍珠对老傅来说,不仅带来了财富,壮大了事业,更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