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高考复习资料1块钱?小心!可能是拼凑读物

    出版人:网上资料可靠性对错率无法保证 不建议购买

    对此,记者联系上四川本地一家出版社的出版内部人士,对方表示:“资料拼凑这种事在网络上可能比较多,但是在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上出现的可能性不太大。”该人士表示,正规的出版物因为涉及版权问题,“事先会签署合同,如果是抄袭,作者是要负法律责任的。”其次,“公开出版物比较忌讳直接引用网上资料,网上资料来源的可靠性和对错率都没办法保证。”该人员不建议人们在网上购买网络电子版资料,“首先正确率无法保证,其次可靠性也值得怀疑。正规的公开出版物是经过层层把关的,有多次编辑、审批、校对过程。”

    律师: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

    记者致电四川发现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刚,对方表示目前这类问题在法律监管上还比较模糊,“首先他并不是出版物,因为没有出版,但是又是以牟利为目的的,如果秘籍对题目进行了小改动的话,那么在法律认定这块还有些麻烦。”对于这类秘籍拼凑公开出版物达到一定数量时,“可能就会涉嫌侵犯著作权。”李刚说。

    李刚解释,“根据《刑法》规定,侵犯著作权罪是以违法所得数额或者情节来量刑的。只有违法所得达到一定的数额,或者情节具有一定的严重性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

    有两种刑罚: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延伸:大学生作业论文也靠拼凑

    除了高考复习资料靠拼凑外,记者了解到,学生拼凑资料应付作业、论文也不在少数。记者联系上成都一所大学教师杨老师,“在我教书生涯里,经常遇到东拼西凑完成作业的学生,有的是数据错误,有的是前后矛盾,还有一些复制粘贴连‘本报讯’都没有删掉。”杨老师检索是否抄袭的方法,是放在搜索引擎中,“用谷歌、百度、必应等引擎搜索文章段落,就差不多可以看出是否抄袭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杨老师也很无奈,“只能够打回去重写,不能打也不能骂,但我个人认为,这样的学生底子差,人也不好学,可以看出一些人品来。”

    网友声音>>>>>>

[email protected]:买来别人嚼碎的渣往自己嘴里送。。

[email protected]:每个人的笔记习惯都不同,很多的技巧还得自己去摸

[email protected]:说实话,用着肯定一般……看不看得懂是一回事,适合自己的才对!(四川在线记者 颜雪 见习记者康祎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