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讲”莫“不敢讲” 课程设计期盼专业“对味”
放眼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法、加、澳等国均已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推行性教育。在美国,一些地方从幼儿园开始,就会用游戏的方式向儿童解释“什么是性骚扰”,以及如何应对,如何求助和如何自我保护。
娄小韵说,目前我国幼师专业几乎都未开设专门关于幼儿性教育和性安全教育的课程,仅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学习时有所涉及。未来有必要开设专门的性教育课程,或在其他课程的教学计划大纲中明确规定性教育的章节。
贵阳市六一幼儿园小(5)班学生家长丁杰说,如果没有提示性的教育和引导,幼儿对他人接触身体敏感部位往往不会反对,一般多是害羞。因此教幼儿一些防止侵害的意识和技巧是必要的,也让他们明白不能去侵害他人。
王蓉说,从性教育实验课开展的情况看,注意口吻表情、注重故事性的呈现,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都能很好的接受,值得推广。但这类课程的专业性一点也不弱,对授课幼师需系统培训,课件也可以进一步专业化设计。
李娟认为,性侵犯预防教育,对检察官也是一个挑战。如何说孩子们能懂,如何说家长不会反感,如何表达、引导孩子才能达到最终的教育效果。但绝不能因为这个课题不好讲,就不敢讲,导致孩子们在面对黑手的时候无所适从。
娄小韵表示,网上曾经流传一段时长1分钟的儿童性教育短片,其有趣活泼的风格、适当的尺度都符合国人的文化传统定位,在将来的课件设计中值得借鉴。